近期,多国数据和机构报告显示,旅游业正呈现加速复苏趋势。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信心指数预测,2023年全球国际游客人数可能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的80-95%。

得益于各国进一步放宽旅行限制以及出台多项吸引游客措施,国际旅游业形势正在逐步好转。例如,印度宣布取消对来自泰国、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抵达的旅客的出发前COVID-19检测要求;巴西旅游部启动“原汁原味巴西”体验项目,不断探索产业发展新增长点种类;长期目标是到2025年访日游客数量达到新的峰值。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也需要提高访日游客的人均消费。 。尽管全球经济仍面临诸多风险挑战,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球旅游业复苏势不可挡。

全球旅游业持续复苏,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信心和力量。旅游业一直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有十分之一的人在旅游相关行业工作。在一些国家,旅游收入占GDP的20%以上。同时,旅游业也是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的关键支柱。联合国 2030 年愿景。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维利表示,全球旅游业的复苏给世界人民带来希望和机遇,现在正是塑造新型旅游的最佳时机。 “人们应该重新思考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它将如何影响人类和地球。”

作为全球旅游业的重要推动者,中国出境旅游进展备受关注。今年以来,随着中国优化调整抗疫政策,中国出境旅游快速增长,为全球旅游业和经济复苏注入信心和动能。法国外贸银行研究报告称,如果中国游客人流强度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全球将获得1600亿的额外收入美元每年。外国人看好中国出境游的反响,不仅是因为中国消费潜力的进一步释放,更是因​​为经济加速复苏带来的机遇和动力,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呈现积极向好势头。 “中国又开始了。” 许多跨国商界领袖认为,中国的增长和投资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实现全球旅游业更好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尤为重要。例如,一些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是由两个或多个国家共享的。只有密切的国际合作,包括联合管理和营销,才能提供游客获得更好的国际旅游体验。此外,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为旅游业带来了新的转型机遇。当前,许多国家正在加强旅游业数字化建设,将旅游景点或展览搬上互联网,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互动体验和智能化服务。可以预见,未来国际社会将加强交流合作,加大科技发展成果共享,创造更好的旅游环境,提高各国经济发展水平。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孙长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