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藏峪国家森林公园

萧县黄藏峪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安徽省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皖北萧县东南部,东邻津浦铁路和206国道,西邻连霍、合徐高速公路,北邻陇海铁路和310、311国道。北距徐州市区30公里,距徐州观音机场60公里,南距苏州市50公里,西南距淮北市25公里。是位于暖温带、亚热带与暖温带交汇地带的罕见阔叶落叶林区位于江北,是皖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森林。景区内有木本植物199种,中药用植物700余种,鸟类及野生动物58种。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05年春,刘邦在黄藏洞避难,随后击败项羽,成为西汉开国皇帝。人们把这个山谷改名为黄藏峪。黄藏峪总面积26.5平方公里。公园内山峦叠嶂,森林茂密,洞泉众多,古木参天。景区汉代文化底蕴深厚,古树名木众多,寺庙建筑风格独特。主要景观有:锁龙桥、九龙潭、拔剑泉、马霸泉、李仙人、瑞云寺、黄藏石窟、西伯池、三仙洞、碑林美术馆、美人洞、仙人桥、胜景峰。晒书场、洗砚池、砚墨泉、藏书洞两个地点。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明代淮河运动人士徐一成,清代进士陈光国,民国县令赖以平,都亲自参观过黄藏峪。近代“南海智者”康有为1917年春在徐州居住期间专程到黄藏峪,寺院僧人以咸香椿芽招待他。许久,留下了“但愿中国香椿长春”的心愿。每年农历3月16日,都会有大型的庙会在风景区的天门寺举行。

管委会按照“合理开发、科学发展、严格保护、可持续利用”的原则,科学制定总体发展规划,精心实施旅游开发项目。景区内11.5公里旅游步道的顺利竣工,使景区旅游面积扩大了一倍。旅游草坪种植、山体护坡建设、古树名木保护,落实了景区的环保战略。引水上山,解决了山上旱季的用水问题。山门、九龙潭、瑞云寺、天门寺、古城等新老景区建设黄藏、马坝泉、仙阁等给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带来了新的面貌。游客中心、星级公厕、新型商业、生态停车场、旅游线路的建成和使用,使景区更加现代化。全新无纸化办公系统,让景区信息更加便捷。

未来几年,管委会将继续加大黄藏峪旅游规划开发力度,积极融入徐州汉文化旅游圈,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争当藏峪王已成为皖北旅游业一颗新的闪亮之星。

苏州市博物馆

苏州市博物馆,位于苏州市政务中心对面,占地50亩,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于2010年10月建成开业。建筑风格充分吸收汉文化元素,仿汉式高台大屋顶的规则,大理石外墙,正面立面镶嵌中国石纹浮雕,这是庄严而简单的。整个博物馆分为三层:一层是仓库、办公室、临时展厅和民间艺术馆。其中民间艺术馆有地方戏曲、涌桥马戏、民间工艺、书画、灵壁奇石五个部分。二、三层为展示苏州历史文化的展厅,包括九州通衢、人文溯源、秦汉雄伟、汴河峡谷、明清传承、近代风云、古今风情7个部分。例外 ens.展出文物700余件。该馆集陈列、收藏、展示、研究、传播于一体,历史资料详实,图文丰富。

苏州博物馆是副厅级事业单位,下设办公室、展览部、宣传教育部、保管部、保卫部四个部门。目前拥有员工36人。全馆努力做好自由开放工作,经常组织各种专题讲座、临时展览和交流活动;认真完成展会完善工作,丰富展会内容;全力做好文物的收藏、保存、保护和科学研究工作。感谢 s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公众的忠诚和支持下,苏州博物馆被列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安徽省“十一五”十大标志性建筑、安徽省第四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

苏州博物馆已成为研究、保护、宣传、展示苏州历史文化的平台和窗口,成为苏州人民的骄傲。

砀山县涂山风景区

砀山是国家生态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绿化工作先进县、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国民教育的发祥地。名优经济林梨、砀山梨 省级遗传资源自然保护区开放县安是经国务院批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首批平安县”。 2007年初,砀山县被列为安徽省首批扩电试点县,享有省辖市经济管理权限和一定的社会企业管理权限。京九、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105、206国道、陇海铁路、310国道贯穿全境,黄河故道横亘于两地之间。东距历史名城徐州80公里,西距古都商丘60公里,是名副其实的“四省动脉”。是安徽省唯一连接亚欧大陆桥的运河。空中一小时徐州港,三小时到郑州机场。

涂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砀山县。景区由青岛明园开发公司投资兴建,占地100余亩。景区内建筑、亭台楼阁、曲径通廊、花团锦簇、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各种树木造型、大小惟妙惟肖,形成清新美丽的田园形象。同时,老式花轿、战车、乘马、骑骆驼、花船等休闲项目具有浓郁的乡村气息。

突山国家AA级景区于2008年4月28日揭牌,是砀山首个被评定为AA级国家旅游区的景区。

砀山黑龙潭

位于六里西南角砀山县玄庙镇小寨镇,有水域面积近千亩。水面南侧是一大片土堤,“伸出水面”,高度一米至二十米。站在堤顶往下看,水色漆黑。这就是著名的黑龙盆地,也叫小寨河。

相传1938年古黄河决堤时,黑龙潭被堤坝上冲下来的洪水冲穿,潭中的水与世界其他地方的水不同。水域面积。其他地方的水清澈透明,鳞片闪闪发光;听当地老人说,以前来这个地方的人不多,说经常有水怪,但至今还没人见过水怪长啥样。有人说卖菜的在路边洗手水池和重物不小心掉进了水里,但是重物却漂浮在水中,仿佛有一只手支撑着,继续向中心漂浮。从泳池里出来,把菜贩吓到屁股了。还有一个传说,不知何时何月,有一个富贵之家在湖边搭台唱戏。一位白发老太太,有着一张孩子的脸。戏结束后,有人看到这群人进入池子,就说是黑龙来听戏的。这些传说给黑龙潭增添了浓浓的神秘色彩。解放前,每当遇到干旱无雨的时候,世界各地的人们就会成群结队地跑到水池边,乞求黑龙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的灾难,天突然下起了雨。但善良朴实的人们的虔诚依然没有得到满足吊死了他们的悲惨命运。天灾期间,不知道有多少老实勤劳的人跳池自杀了。当时,人们“谈起池子差点变色”。

黑龙潭景观

现在的黑龙潭与往年不同。池南岸新建的防洪堤上,每到春天,绿树成荫,野花竞放,鸟语花香,生机盎然;人们很着迷。

湖边新增了许多水利设施。渠道犹如一条游龙,以水池为中心向远方伸展,从水池中伸出的抽水管又如威严的大炮。 。若遇干旱,可用池塘水灌溉农作物;如果发生洪水,可以用水排入池塘,保证丰收。现在“黑龙”真正展现出了他的灵性。

1997年,八集电视剧《梨花湾》剧组选择这里作为全剧的主要拍摄地,剧组在这里拍摄了两个多月。黑龙潭的名字随着中央电视台《梨花湾》的播出而闻名全国。如今,黑龙潭已成为旅游胜地。

射古台

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墉桥区西寺坡镇射古台村。东距津浦线7公里,西距206国道8公里。很方便。古时这里是一片沼泽,故名“大泽乡”。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九百鲁佐投降至渔阳守边。当他们到达大泽乡时,他们被困在雨中,与世隔绝。 “今日死则死,打算死则死,死则国家亡!”陈胜、吴广明智地杀死了校尉,带领众人砍树成兵,举竿为幡,筑坛宣誓惩治暴君。由于陈胜性格畲族,后人将他的誓坛命名为“畲族台”。

射鼓台形似斗,北高4.6米,南高3.2米,东西长67.6米,南北宽65.5米,面积​​面积4427.8平方米,绿树环绕,环境优雅。上面有几棵老柏,东侧还有一口古井,深20多米,出现“龙岩井”,是寺庙的遗迹。射谷台上刻有明万历、清道光、清光绪、民国二十九年四个铭文。据碑文记载,明代以前在此台上已建有“楼台寺”。南边有一棵枯死的古树。树形似龙,全身布满鳞片。俗称“遮龙树”。

中轴线南70米处,矗立着陈胜、吴广义大型浮雕雕像。雕像高9米,宽6.2米,厚1.7米,重120吨。陈胜、吴广点燃了第一次农民起义的熊熊火焰。陈胜右手剑指杞县,左手举臂唤贼。此手稿荣获全国雕塑大赛铜奖1984年的城市。

射姑台周边还有篝火狐声、雨部丹书湾、七十二连营等景点。 《史料·陈涉一家》载有相关故事。东南为陈胜吴广起义纪念馆“洪湖园”,古建筑,总面积2475平方米。是一座集碑石、文物于一体展出的画廊。馆内陈列着数十处名家碑刻,陈列着近500件全国知名书画家的书画精品。

射谷台作为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的摇篮,是中国农民战争和革命的策源地,是历史的承载者和见证者,是一座伟大的历史丰碑。 1961年被公布为省级单位是文物保护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