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中国旅游地图看中国的旅游景点,领略中国的大好河山。

第二十一条 海南

海南省:简称“珍妮”。位于海南岛及南海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屿上。原属广东省海南行政区。 1988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建议,决定设立海南省,并撤销海南省行政区。 。省人民政府驻海口市。面积34380平方公里,人口1020万。是重要的热带作物和中国良种繁育基地伊内。盛产橡胶、油棕、椰子、剑麻等。沿海渔业、盐业发达。

三亚市,海南省地级市,又名鹿城,位于海南岛南端。三亚东与陵水黎族自治县毗邻,西与乐东黎族自治县毗邻,北与保亭、苗族黎族自治县毗邻,南濒南海。三亚市总面积1921人。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3226平方公里。东西长91.6公里,南北宽51公里,辖4个区。截至2020年11月,三亚常住人口103万人。

三亚景点:蜈支洲岛、三亚海滨风景区、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三亚西部古崖州市岛

1.蜈支洲岛

原名“古七洲”,又名情人岛。海上,距三亚市东北海岸2.7公里,是海南岛周边为数不多的拥有淡水资源、植被丰富的小岛之一。

蜈支洲岛享有“中国第一潜水基地”的美誉。海底世界丰富多彩,拥有中国保护最好的生态珊瑚礁。

蜈支洲岛位于三亚海棠湾,避开台风走廊,因此与一般龙血树的北方岛屿不同。

蜈支洲岛地貌优美,层次分明。岛中部山坡蜿蜒,起伏平缓,藤蔓缠绕,紫花绿果,蝉鸣鸟鸣。西边和北边有一个海滩玉带状龙玉,砂质细均匀。海水的颜色从透明到翠绿,再到浅蓝色,最后变成深蓝色。它明亮而动人。具有单独的层。

东、南两峰相连,最高峰海拔79.9米,礁石林立,海浪拍岸。遇大风或涨潮时,海浪咆哮破浪可达十几米高,形成独特的山海奇观。

2.三亚海滨风景区

位于海南省三亚市,总面积约212平方公里,包括海棠湾、亚龙湾综合体、大东海和天涯海角旅游区。 、落笔洞旅游区和大大小小的溶洞。旅游区及其他风景名胜区。

海棠湾其实只是一个“半湾”。位于三亚市海棠市与陵水黎族自治县营州市交界处。三亚的一半叫海棠湾,陵水湾的另一半叫土福湾,亚洲部分叫海棠湾。两个“半湾”海岸总长25公里。

亚龙湾度假区位于中国最南端的热带滨海旅游小镇三亚市东南28公里处。是海南岛南端的一个半月形海湾,全长约7.5公里。 。亚龙湾的沙滩绵延7公里,沙质柔软、宽阔。浅海区宽达50-60米。沙子洁白柔软,海水清澈碧蓝。能见度为7至9米。海底世界资源丰富,有珊瑚礁、各种热带鱼和名贵贝类。年平均气温25.5℃,海水温度22-25.1℃。一年四季都可以游泳。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海湾”。

大东海度假村月牙形的海湾,广阔的海面晶莹剔透如镜,融化的白沙、阳光、清澈的海水、沙滩、绿树构成了美丽的热带景观。这里四季如春,水暖沙平,冬季水温18度。大东海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中国“四十佳”旅游景区之一。大东海海水温暖,沙滩洁白,沙滩平坦,使大东海闻名中外。这里的海湾呈弧形,两岸东南方平行的小山,就像两座堤坝,筑入浩瀚的南海,形成海湾,又形成屏障。大东海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海滩周围是一排排翠绿的椰林。其蓝海、青山、绿椰、白沙滩的独特美景赢得了国内外游客的赞誉。 。

天涯海角旅游区位于天涯市下马岭山麓,距三亚市区约23公里,前海后山,景观独特。进入旅游区,海滩上矗立着一对高10多米、长60多米的蓝灰色岩石,令人印象深刻。两块石头上分别刻有“天涯”和“海角”四个字,寓意天边海角。与蓝天融为一体,有浩瀚的雾气和波涛,还有轻纱的小影。椰林婆娑,奇石随处可见,如诗如画。 “天涯海角”、“南天一柱”、“海审南天”巨石刻石矗立在南海之滨,是南海一绝。海南。 。

落笔洞旅游区位于三亚市荔枝沟镇东北约7公里处的一座奇特小山银岭上。是三亚八景之一。在阴岭,绿林遮天,花草满地,鸟语花香,山崖猴鸣,蝉蜂蝴蝶忙碌,大大小小的、形状各异的石灰岩熔岩洞数不胜数。三边洞山东有著名的:落笔洞、仙郎洞、仙人洞。落笔洞在阴岭山东侧悬崖下。洞外古树参天,树影蔽日,蝉翼惊秋,鸟语幽山,似有仙气。山洞里。

三亚小洞天位于三亚市以西40公里的南山麓。始建于南宋(公元1187年)。是海南省最古老的风景区,也是最南端的道教圣地。中国文化旅游胜地。自古以来,这里以其独特而美丽的海景、山石、溶洞而被誉为“琼崖八百年第一山水胜境”。他现在已经成为了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

三亚大大小小的石窟,古代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唐代高僧鉴真曾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教,第五次漂流到南山洞天海岸,留下了悠久的历史。 ,并从这里登船离开岸边,向国内外传播崖州的棉花种植技术和棉纺技术。 …

3。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

古称“鳌山”。它位于中国海南岛的南端。这座山高约500米,看上去就像一个巨人。乌龟。 1200多年前,中国唐代著名高僧鉴真大师第五次东渡日本漂流至南山。然后第六次东航最终获得成功。

游览南山,到达公园前,先看到一座雄伟的门楼,古老而雄伟。是南北朝的建筑风格,气候非凡,生机盎然。 “无“二”法。

4.西岛

又名龟甲岛,位于三亚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该岛面积2 .8平方公里,有人口3000多。距三亚8公里,距市区25分钟船程,距珍珠园码头15分钟船程。市区,海水污染少,海岛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沙质细腻海滩和清澈见底的海水;岛周围海域生长着大量美丽的珊瑚,保护得很好,还有各种各样的海鱼色彩斑斓的岛屿聚集、生息,就像一座岛屿。巨大的热带海洋生态系统,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5.崖州古镇

现在的三亚市崖城镇位于三亚市以西40多公里处。崖州自南北朝以来就已建立。如今的崖城,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已成为海南的旅游胜地。

据史料记载,古崖州城在宋代之前就是一座陆地城市。砖墙始建于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后经元、明扩建。和清朝时期,使海南成为岛上规模宏大的防御城池。门户部分现已修复。历代文人墨客、圣贤学者、达官显贵的出走,以及广东、浙江、福建等发达地区的商人对崖州城的繁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自唐朝以来,不少官僚名流被困、流放崖州城。单一副宰相以上的高官、大臣多达14人,如唐代的韦执一、唐渊;宁代丁谓、赵鼎、卢多训、胡权;唐代王世熙。元朝; 、赵谦等。因此,崖城也被称为“幽人处士世家”。特别是唐代名僧鉴真在唐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日本时遭遇强台风。他乘坐的帆船漂流到了崖州城,在那里帮助建造了大庙云,留下了一批佛教经典准备带到日本,这是崖城文化史上的神奇瑰宝。元代女棉纺织创新者黄道婆也在崖城水南村生活了近40年。到了明代,崖州就已经有了“弦声人人,官游都,小苏杭”的大好机会。崖州城门重新修葺一新,显得雄伟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