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共商“中国-东盟旅游创新共同体”

桂林旅游产业新发展规划

桂林报社(记者/李春生)丽水,青山秀,满城都是甜。桂花香。 11月1日,由桂林市政府主办、桂林市社科联承办的“携手打造中国—东盟旅游创新共同体”研讨会在桂林召开。 100多位不同领域的知名学者在桂林召开了会议。众多一线社科代表和实践工作者齐聚桂林。

自2015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博览会以来,作为桂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生物支撑,世博旅游博览会已于2015年成功举办。连续举办4届,观众总数达60万人次。其国际性、开放性、专业性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业界的高度肯定,成为桂林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重要成果。未来旅游业将如何发展?桂林如何创新?如何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国家旅游发展规划的对接,发展旅游和经贸交流,深化创新合作,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这些问题已成为专家学者们关心的重大问题。

当前,桂林进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 2013年,她开始以某种方式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全球的; 2016年,桂林漓江成为“中国绿色旅游示范基地”之一,是广西唯一的景区; 2017年2月,桂林成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标志着我市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国家战略;今年2月,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建立国家可持续发展方案创新示范区,桂林承担起了向国家探索可持续发展实践经验的重要任务。桂林还被列为国家生态水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城市。

“我们期待各位专家学者不仅规划我的未来发展,桂林旅游业界也表示,我们能够把旅游博览会办成桂林的全国性、国际性旅游盛会,从而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旅游合作向规模化、更深层次、更高层次提供建言献策”。市领导说。

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杨晓东以《增强民族文化信任,促进文化和旅游发展》为题发表演讲。融合创新”,中央财经大学政府预算研究中心主任王拥军发表主题为“深化人文纽带,共享旅游价值”的演讲,中央财经大学政府预算研究中心主任吴忠军旅游学院桂林工业大学主义与风景园林学院发表了《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桂林国际旅游度假区政策创新研究》的演讲。围绕桂林国际旅游度假区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了中国与东盟扩大旅游和经贸往来、深化创新合作、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更加紧密的中国等问题。 。东盟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