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庆祝大会

中共婺源县人民政府婺源县

<近年来,婺源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标杆”目标继续推进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2019年,全县接待游客246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44.3亿元,连续13年位居全省第一,跻身全国旅游县17强。首批国家旅游一体化示范区、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并成功评审国家 Lematics 和其他金色字母面板。在今年6月13日召开的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我县荣获2019年旅游产业发展先进类第一名。

1.打磨底色,全力打造最美乡村改良版

专注提升中国最美乡村美感,突出“山、水、田、林、路、村” ”,抓好绿化美化净化,筑牢生态基础,留住乡村之魂。

一是爱护山林。全面实施天然阔叶林永久禁伐,“十三五”末商业木材将为零。在全省率先实施“森林四化”工程,投资超过6000万元,种植色彩树种、花卉树种、珍稀树种近2万亩,打造了一场色彩斑斓的视觉盛宴。

二是管好水。山塘水库实行散养养殖。在基本建成城市污水管网、沿江干线和主要旅游点的基础上,投资2亿多元实施9个乡镇、120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建设。

三是让花园变成鲜花。继冬种油菜试验成功后,秋季观花油菜试验种植取得突破。 2020年种植多季赏花油菜花500余亩。江陵景区的时令油菜花正进入花期,花海旅游产品依然精致、靓丽。同时,在田间、房前屋后栽种皇菊、梨花、桃花,实现百路繁盛、万村繁盛、四时繁盛。

四是完善链条。投资16.6亿元,历时三年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19234公里,荣获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长安舒美示范路。三级以上部门公路90%以上达到“路边风景满目、处处都是风景如画。

五是美化村庄。坚持把徽派建筑进行到底,投资8000万元完成剩余4000多栋非徽派建筑改造,整个婺源成为徽派建筑大花园。先后投资6亿多元。按照“村村都是风景区”的要求,全县所有村庄提前两年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进行“扫描”,形成了张村、马家建。承担科技支撑在婺源举办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交流现场会、乡村振兴现场论证会,获得“绿水青山”实践创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首届美丽中国园博会十佳园林城市。

二是净化精细,着力打造乡村旅游改良版。

以创新为首,抓好乡村旅游发展,不断推动旅游提质升级。从探访到度假旅行,从个体经营到公司运营。升级延伸管理转化为人性化服务。

一是创新度假产品。一方面,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打造了黄陵花太阳城、五女洲汇艺文化城、旅游城、演艺小镇等一批投资超10亿元的度假产品。梦里的故乡。 。其中,黄2019年,岭南旅游接待游客142万人次,总体收入2.29亿元。故乡梦里演艺度假小镇已成为全省“夜游经济”的代表。另一方面,决心推进原景区战略重组,收购婺源旅游有限公司。和石城风景区,把最好的旅游资源交给政府。下一步将引进华侨城、中青旅等行业龙头企业,将回购的5A级景区和7家4A级景区全面升级至上市公司标准,实现“二次创业”。 。

二是经营方式创新。按照省委书记刘奇提出的《乡村旅游产业公司化运作》要求党的十九大在婺源调研期间,婺源积极探索农场、民宿集群化、公司化、规范化经营。农场方面,推动全县政府统一规划、协会统一运营管理、统一会员定价标准,引导成立农场协会,加快行业发展。全县已形成3个4000多个床位的养殖场集群。民宿方面,成立了民宿协会,出台了《婺源县民宿业扶持暂行办法》,推出了《婺源县民宿服务标准(试行)》,为规范运营提供了政策依据寄宿家庭的数量、许可特许经营和探索“三权分置”产权模式,推动民宿行业规范化、品牌化发展,形成两大民宿群,拥有100多栋建筑、130多家魅力度假寄宿家庭。婺源民宿的发展被文化和旅游部作为样板在全国推广。 2019年,民宿游客超过100万人次,整体收入达到13亿元。

三是创新管理服务。始终把旅游体验放在第一位,率先创建全省“旅游110”,率先创建全国旅游诚信报销中心,创建补偿基金50万元,大力整顿旅游市场乱象,打造旅游购物环境。一定要勾选“不要让游客在婺源受到伤害”。旅游公厕是作为旅游产品而建造的。开展“厕所革命”以来,新建旅游厕所117个,改造旅游厕所34个。在全省率先实现公共卫生间全覆盖。卫生纸。

三是打造足够的特色,助力打造全域旅游的改良版。

把全县近3000平方公里作为开放景区,来建设,实施“旅游+” “战略,拓展旅游产业链,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首先,“旅游+文化”魅力凸显。深入挖掘婺源名人文化、乡村文化、非遗文化。随着以朱子文化为核心,投资8亿元建设城市文化博物馆、艺术公园等新型文化古迹,对朱子老镇进行现代化改造,打造千年文化旅游综合体,形成一批活动跨界-边界。朱子研学游、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游等产品。每年有超过200万研学游客、超过50万名摄影师、10万名设计师来到婺源创作。 20多部影视作品在婺源拍摄。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绘画基地、摄影基地、影视基地和科研基地。

二是“旅游+体育”充满活力。打造36条徒步老道,建设标准30公里自行车绿道和画廊J自行车道内秀120公里。投资5.6亿元,建设全省首屈一指的县级体育中心,容量1.6万个。每年举办“五马”等国家级、省级体育赛事40余项,吸引海内外参赛人数20万人次,增加游客近200万人次,综合利润20亿元。被列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珍珠山乡被列为国家体育休闲特色城市。

三是“旅游+农业”红利。弘扬“一花一叶”主题,发展“油菜花”经济。连续五年油菜花种植面积保持在10万亩以上。 2019年旅游高峰期接待游客520.6万人次油菜花,每天最多28.2万朵。江陵单日接待游客最多达3万人次和1.6万人次,进一步巩固了其“全国四大油菜花海”之首的地位。以花为媒介,连续举办两届婺源油菜花文化旅游节,主办婺源四季油菜花海项目秋季观摩研讨会,并成为牵头者婺源油菜花旅游推广联盟。扩大“秋枫叶”效应,通过举办红枫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婺源已成为赏枫胜地,华东地区的枫树,秋季赏枫叶已成为婺源秋季旅游“招牌菜”,游客接待量达油菜花盛期占该期的70%。

各位领导,旅游业是一个成长型产业、一个创新型产业。今年初,一场史无前例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婺源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积极响应、主动作为,旅游业恢复速度大大加快,旅游数据略超去年同期水平,实现正增长。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其他县市的好经验和做法,为把婺源打造成全国乡村旅游的典范和标杆而不懈努力。市委、市政府给出了满意的答复。正在做。

三清山风景区党委三清山风景区管委会

2019年,三清山风景区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成果:一是保持前四:环球旅旅游门票量首次突破160万张,同比增长20%,继续稳居全省接待游客量、外国游客量第一、景区满意度及微信营销阅读。体积 ;二是通过两项验收:三清山世界地质公园正式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扩建公园;全国党建标准化试点项目高分通过验收;三是荣获多项荣誉:三清山荣获“中国2019”奖。旅游影响力年度文化旅游胜地”、“中国高铁沿线十大风景区”、江西省“旅游胜地”等称号;荣获“国家风景名胜区美誉度第一”四是举办一批全国性会议和活动:全国旅游安全培训暨应急演练大会、全国风景名胜区智慧景区建设工作会议、全国研究实践课程交流会、全国平板支撑道路标准化会议在三清山相继召开。

2020年一季度,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旅游市场将受到一定影响。主动采取行动,及时调整政策,有效促进了旅游市场的整体复苏。二季度,三清山旅游市场逐渐回暖,游客量恢复到往年的75%;第三季度,游客数量接近去年同期水平,环比增长30%; 1-9月,景区接待游客1321万人次,居全省第一。

1.继续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并重。一是决策果断,防控措施得当。疫情发生后,立即启动一级响应,皮托雷斯站点全省A级站率先关闭,以“封山”“三综合防治”开展防控工作。 ,检查所有地区、所有到岗人员,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例“零发生”。二是多措并举,有序高效复工复产。立即成立复工复产领导小组和一类专项服务,并于2月22日在全省首次揭牌景区,启动“四步走防疫法”游客安全进入。公园安全有序。推出“两免、两减、免票”系列措施刺激消费旅游市场的亮点:“两免措施”,即推出“感恩天使,万元门票赠送活动”、“2020年1月至6月江西人、浙江人免费游三清山”活动;两项优惠措施,即每周五下午进入景区可享受半票优惠;鼓励并利用辖区宾馆饭店积极开展生产、市场推广、广告营销等自助活动.

二、坚持“项目建设”与“景区保护”并举。

一是项目引领,2020年景区将纳入59个规划项目,预计总投资近149亿元。其中,客运交通项目投资15亿元的三清山旅游中转7月开工建设;投资11亿元的三清山银湖湾国际旅游综合体、投资15亿元的三清山世界冰雪项目。 3亿元投资正式启动;红色逍遥风景谷大开,成功打造新的4A级山地运动景区——神仙谷。成功创建巴贡、鱼坑、印江等一批优质3A乡村旅游点,为村集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巴贡自行车道的完善和印江画家村民宿的开业,创造了更多的乡村旅游,改善了环境,增加了耐力。部门三清山拥有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3个、3A级乡村景点5个,呈现出全域旅游的精彩格局。新一轮景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全面启动,《三清山总体规划修编(2020-2035年)》工作有效推进。在全省景区率先制定《三清优质山地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从设计高层优化全域旅游发展理念。

二是风景名胜区保护有力有效。 “蟒峰”攀登案成为全国首例故意破坏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古迹的公益民事案件,填补了该领域的法律真空。我国风景名胜区保护工作被列入最高法工作报告。

3.坚持“品牌建设”与“广告营销”并举。

首先,品牌创建全面启动。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大力推进三清山转型和现代化。今年6月,德兴镇燕达乡岗首村改制划入三清山风景区进行管理,拓展了景区发展空间,进一步发挥了三清山风景区的积极影响。 9月底,依托香港第一区为核心,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工作开展了部委组织的第三方专家组暗访文化和旅游。 ,为成功创立全国旅游度假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促销营销丰富多彩。举办江西森林歌节名山推介赛、第三届江西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节两项省内重大活动,扩大“三清天下秀”品牌影响力;今年10月1日,“三清山”乐高铁北京站首次开行,沿途途经7个省市,覆盖26个重点旅游客源市场,频频受到游客和游客的“点赞”。行业。同时,联合小型活动广泛传播,组织“挑战中国协会冠军”等线上“云推广”活动“三清山诗意”、“云端赏杜鹃最美三清”,单场展览人数突破亿人次,辐射影响力再创新高。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上饶建设东部地区旅游目的地、交通枢纽、集散枢纽的部署要求,围绕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目标,以岗首村为主体阵地和主抓手,充分发挥溢出优势,按基点推进,奋力拼搏,全力推动三清山综合旅游高质量发展,携三清之力,建设宏伟的上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