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觉醒时代》,看到了很多热血。该剧聚焦于一群革命先行者,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这些过去在书本上出现过的历史人物,在剧中的形象都极为生动,他们要么是或为自己的才华而自豪,或充满热血,在那个灰暗的年代闪耀着璀璨的星辰,指引着迷茫的方向。

,还是北京名人的故居和足迹,比如李大钊故居、陈独秀、刘半农看雪听琴的陶然亭公园等.,成为很多人打卡的热门景点。

这也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去过的鲁迅故里。这是他童年和少年时期成长、居住的浙江绍兴的一处老宅,与其他故居相比,有着特殊的意义。

鲁迅故里很好找,位于浙江绍兴市中心。记得当时只是春天,可能是淡季的缘故,鲁迅故里几乎没什么人,总感觉像是在参观私人场所。走过老房子时,总感觉鲁迅先生如影随形。我从小就是读他的作品长大的。事情变得如此清晰。

鲁迅故里的东头就是鲁迅祖屋。鲁迅祖屋又名周氏老台门。 “台门”在绍兴的意思是大宅院。周氏古台门是该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建筑之一。向上。

祖父周福清在同治年间钦点为翰林时被绞死,曾一度为方圆数十里之人所羡慕。祖屋整体为砖木结构,前后四进,青瓦白墙,内有画作、花园长廊等设施。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士大夫住宅。即使现代人走在其中,也会有一种转身的感觉。

祖屋过河就是三味书店。河道虽窄,却停着三三两两的乌篷船。远处,一座青石桥横跨在河上。桥上墨绿色的苔藓和藤蔓盘根错节,盘根错节。再加上突如其来的大雨,简直就是一幅生动的江南烟雨景象。

与祖屋相比,三味书屋是完全不同的世界,书香浓郁,设施更加质朴。不过,这所私塾在晚清时期是绍兴城内颇有名气的学校,当然规模也不小。共有三间平房,屋后有一个小花园。花园里的绿色植物如露和一百年前一样。而鲁迅的书桌就矗立在三味书店的东北角,书桌右角刻着的“灶”字引人深思……

< /p>

再往西走,就是鲁迅故居,也就是周氏家族的新泰门,鲁迅出生的地方。这座房子建于清朝嘉庆年间,1918年鲁迅一家搬走后,被卖给了邻居朱姓,房子里的大部分设施都已重建。但位于新台门西侧的鲁迅故居被保留下来,据记载,新台门于2003年重建。

先生鲁迅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店》中写道:“我家后面有一个大庭院,百草园。”这个百草园就在鲁迅故居后面,以前是周家共有的菜园。现在站在花园里,桑树树木、覆盆子等植物随处可见,矮墙、石井依然存在。结合鲁迅先生精彩的文字描述,真的仿佛来到了一个充满童真的天堂。

有趣的是,我没想到百草园和三味书店离鲁迅故居这么近。百草园,我不禁感到一丝亲切,战士般的绅士,原来和普通人的童年一样。

就在鲁迅故里走走停停,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路过咸亨酒店,我也顺便吃了一盘茴香豆,喝了一杯绍兴酒。看着外面的细雨,我总觉得这样的绍兴城非常美丽,而且因为是鲁迅先生的故乡,在曼妙的景色中似乎还带着一丝刚毅。就算什么都不做,也能坐着看一整天。

部分图片来自Tuchong,已授权

标签: 鲁迅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