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联播

旅行是寻找一种心境,有时不是怀着猎奇的心情,去一些还没有完全商业化、世俗化的地方走一走看看,却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快乐和满足。这次,让我们一起走进漳州那些世外桃源般的地方,以轻松自然的心情感受另一种生活的美好。

西林村曾是漳州县城

岱松村:靠海的淳朴渔村

佛漳浦县谭镇戴松村四面环海,面积仅0.36平方公里。这是一个没有耕地的渔村。大松渔船捕获的海鲜野生新鲜,生态自然,品种丰富,在火炭地区享有盛誉。

农历六月至八月是鱿鱼收获的季节,是鱿鱼的收获季节。也是晒干鱿鱼的旺季。涨潮的时候,渔港就会热闹起来。手干鱿鱼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放置、形状排列、何时翻转、如何存放等都没有具体的指标,全靠经验。每一批鱿鱼干的粗细、气味、糖霜程度、颜色等都有差异,这与气候、水质等因素密切相关。大松鱿鱼干的价格比其他地区的同类产品贵一倍多。很多识货的食客在合适的时候花重金购买,可见其品质之高。

正值红鲟捕捞高峰期,摩托艇声和点点渔火伴着渔旗飘扬,循着回家的方向,满载而归。每一条红鲟都是渔民打捞上来的,海面咸咸的水汽中混杂着他们的汗水。红鲟一直以来都是当地传统宴席中待客的上品。人们根据食材烹制出红鲟八宝饭、红鲟粥、红鲟龙眼汤等独具地方特色的美味佳肴。

大松岛一直保留着渔民原始朴素的品质。这里没有圈起来的景点,没有喧闹的娱乐场所,就像一个海上天堂。这里的一切不匆忙,也不急躁,当你走进去的时候,你的脚步会不自觉地慢下来,心情也会变得轻松起来。

-记者张涵

通讯员陈家和翁丽珠

镇海村:一个很有趣的村庄

镇海角半岛上,灯塔、天空、草地组合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陈一凡 摄

镇海卫位于龙海市龙角乡镇海村。它是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海卫是明江夏侯周德兴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抗倭所建。城墙全部用石头砌成。原有东、西、北、南四门,现保存较好的是南门和水门(东门)。特别是南门有两门。第一道门两侧筑有半月形城墙,俗称月眉城。镇海卫古城已有600年的历史,底蕴深厚,风雨如海上的珍珠,闪烁着瑰丽的光芒。

镇海角位于镇海村七尾山。

整个镇海角岛由火山岩构成,岸边悬崖峭壁,礁石丛生。岛屿三侧的火山礁在退潮时露出水面,可以看到大自然留下的双环。海风大的时候,躺在岛上的草地上看海,是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可以看到夕阳的余辉映在渔排上。光与影相交,形成有趣的场景。夜晚,星空璀璨,清晰可见的星星似乎触手可及。

镇海角有两座灯塔,红白相间,远处一排排巨大的风车,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里没有汽车,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安静缓慢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记者张涵、通讯员龙文律

云笑西林:

开漳古城,千年-老县城

八月,龙眼盛开。在云霄,西林龙眼历来以味甜、粒大、圆润着称。

云霄县霍田镇西林村有种植龙眼的历史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1300多年前的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在西林建漳州府。据了解,当时已种植龙眼。

西林龙眼在清朝时期就闻名全国,因其肉厚、核小、味甜,成为北京同仁堂制作名贵中成药的首选。西林村至今还剩下400多棵老龙眼树,每年丰硕的果实仍然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西林村曾为漳州县治30年,后为唐代怀恩县治所。千年沧桑,在西林留下了大量的古城遗址,包括古指挥台、军营山、练兵坛、古井、士兵石槽等。军营胡同、粮仓、盐堂、五街屋、总兵村、尚书府等地名至今仍被保留。

西林村还有梧桐寺、慈济宫等多处宫殿庙宇,还有当年进士吴渊、张作治、张士良等历史文化名人的宅邸。明代,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建筑艺术。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石,似乎都在诉说着千年前开漳先贤的丰功伟绩,讲述着开漳圣地的辉煌历史,以及沉郁厚重的文化内涵。怀旧之情油然而生。

-朱桥塔曼李金文图

古雷山前村:

荒山变农民公园

< p>

闽南日报APP——闽南云新闻(薛敏玲 王一凡)最近,每天晚上,村民们从古雷开发区霞美镇山前村出发,三三两两的人会三五成群地步行到新建的寨头山农民公园。有的乘凉散步,有的唱歌跳舞,有的摆摊。公园里一派热闹、欢快的景象。

今年,古雷开发区霞美镇山前村,在村党支部的积极领导下,村民自筹资金,以钱出资,艰苦奋斗。历时47天,废弃村庄头山已全面改造,铺好步道、架起路灯、建村活动广场。昔日的荒山,现已改造成远近闻名的美丽农家休闲公园。据了解,头山农民公园,山前村,依山而建,依山傍海,风景宜人。荒山杂草丛生,山路崎岖,覆盖物90多亩面积消失了。美丽的公园已成为山前村及周边村民健身、休闲、休闲的好去处。下一步,公园还将增设健身器材,逐步完善公园内的公共文化设施,增加街坊邻居休闲游玩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