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离不开竞争,竞争永远是你我共同的!今天编辑团队带大家一起探讨中部“第二城市”的赛事溯源!

中国中部地区东起沿海,西至内陆,从北到南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中部经济区位于中国中部地区,属于经济地理学的概念。它不同于传统地理概念中的“华中”、“中原”或“中原”。 2021年5月11日,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在中国人口中,中部地区占25.83%,与2010年相比,中部地区缩小了0.79个百分点。

中部地区六省区整合主要据媒体报道,2021年中部六省地区GDP已出炉,河南省地区GDP将达到5.8887。 2021年增速6.3%,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3.6%。GDP总量位居中部六省第一,但增速增速有所放缓。武汉、长沙、南昌、合肥、郑州、太原作为中部六省的省会,是省级标签、省级发展的代表。他们各个方面的对比,更能体现出这座城市的整体实力!

目前,从城市GDP来看,湖北武汉仍然是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即使受到2020年疫情的影响,武汉仍然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 2021年经济全面复苏,湖北表现非常准洛奇,位居全国前十。去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1.77万亿元,高于南京,继续稳居全国前十位,GDP增速达到12.2%。领先中部地区所有城市。

相比中部地区第一城市的稳定地位,中部地区第二城市的竞争更加激烈! 2021年,长沙GDP(1.32万亿元)将跃居中部地区第二位,超过郑州(1.26万亿元)、合肥(1.14万亿元)。太原、南昌稍显落后,GDP分别为5121亿元、6650亿元。分别经过以上三个城市,可谓是任重而道远!短期GDP水平并不代表未来发展前景。争夺第二名中部地区第一个城市还有待通过各方面的资源衡量来判断,但很明显,长沙、郑州、合肥应该从经济、教育、文化、工业、人口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将全面评判中部“第二城”争夺战谁将胜出?

①城市定位

从全国三大城市定位来看,长沙定位为长江中游重要的中心城市。它是该地区唯一拥有国家级新区和国家级自贸区两类试验区的城市。郑州是国家核心城市,这一定位决定了郑州的发展前景;路口是连接各大城市的重要枢纽。合肥定位农业副中心城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世界级城市发展,国际新特大城市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从国家战略定位来看,郑州的发展潜力略高于长沙、合肥!

②经济发展

长沙GDP(1.32万亿元)位居中部地区第二位,超过郑州(1.26万亿元)。虽然差距只有数百亿,但长沙的GDP和增速而言,两者都已经超越了郑州。长沙经济增长7.5%,而郑州增速仅为4.7%。郑州的增速是中部省会城市中最低的之一。受特大洪涝灾害双重因素影响,长期发展形势依然向好。合肥市GDP局还资产万亿元(1.14万亿元)。 2021年合肥仍将是中部地区的“大黑马”,GDP增长1367亿元,仅次于武汉(2100亿元)等。远高于长沙(1128亿元),GDP增幅居中部地区第二位。事实上,合肥的经济增速和增幅一直很高。这除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外,与其全面融入长三角也有很大关系。安徽不仅是中部省份,而且是很大一部分城市。合肥作为长三角的一部分,率先融入长三角发展,直接带动了合肥的快速发展。但合肥短期内追赶长沙、郑州仍存在一定难度,且经济总量“第二城市”的竞争永远是长沙和郑州之间!

③教育文化

中部六省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梯队”,也是中国发展的“第二梯队”。 。卓越的大学坐落于此。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名单》,从中部地区高校数量来看,六省共有普通高校718所,其中本科院校302所,大学。 ,约占全国本科院校的四分之一。各省分布如下:湖北以68个居首位,河南有57个,湖南有52个,安徽和江西分别为46个和45个,山西有34所。

从各省入选“双一流”高校的情况来看,各省至少有1所高校入选:湖北7所,遥遥领先中部其他省份,堪称“第一方阵”;湖南4、安徽3,属于“第二方阵”;河南2例、江西1例、山西1例。

以上三座城市,长沙拥有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三所985大​​学,以及湖南师范大学一所211大学,在全国排名靠前甚至可以与武汉抗衡;合肥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所985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两所211大学;而郑州只有一所大学郑州大学211学院.因此,长沙、合肥在高校和科研实力方面优势明显,而郑州则有明显短板,郑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与之匹敌。

④主导产业

郑州:在河南的带动下,郑州近年来发展速度突飞猛进。郑州主导产业包括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食品、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煤炭、电力、铝业等。代表企业有宇通汽车、宇联能源、威龙等。现阶段郑州产业结构较为有限,传统产业仍为主体,高新技术企业相对较差。

长沙;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是长沙不是旅游城市,而是典型的工业城市。主导产业包括机械制造、钢铁、有色金属、电子信息、文化旅游等。代表企业有中联重科、远大集团、蓝思科技等。当然,这些都没有湖南卫视那么出名。长沙的产业布局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小而强。在机械制造方面,长沙可以说走在全国前列。长沙有很多高新技术企业,但至今没有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出售,这是一个遗憾。

合肥: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频频亮相。合肥的主要产业有装备制造、家电、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光伏及新能源等。代表企业有:江淮汽车、国轩高科、科大讯飞、合肥长鑫等。从产业结构来看,合肥的产业结构在中部省会城市中是最高档的。高风险往往意味着高回报。如果合肥的这些产业都能培育成功,那么合肥的前景是不可限量的。但如果一个产业未能突破,对合肥的打击将是巨大的。

⑤城镇人口

常住人口1260万,郑州不仅一举超越南阳、周口,跻身河南人口第一大城市之列,还超越武汉,成为河南省人口最多的城市。新格兰人口最多的城市中部地区的城镇。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近10年来,郑州常住人口增加397.4万人,年均增加39.74万人,武汉常住人口增加253.5万人,年均增加。 253,500。也就是说,郑州相比武汉每年平均增加约14万人。中部六省会城市排名更新。其中,郑州、武汉、长沙已入围“千万人口俱乐部”,合肥也达到了“900万以上”里程碑。

长沙、郑州、合肥在重要方面各有优缺点。长沙在产业结构、科教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合肥行业新闻设置领先皮纹与经济活力;郑州在战略定位、人口、产业基础等方面仍具有一定优势。短期内,三大城市的差距并不明显,中部地区第二城市的争夺战仍将笼罩在云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