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工业旅游发展方向 辽宁省工业旅游发展情况 工业旅游发展 一、工业旅游发展方向

根据对国家旅游局批准的第一批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分析,以下规律可以发现:(1)从地理分布来看,我国工业旅游点的地理分布与工业发展状况基本一致,即老工业基地和新兴工业城市发展较快。 。 2004年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103个工业旅游示范点中,经济发展强劲的浙江省有11家企业入选,分别是:数量全国最多。传统工业大省河南省有10家企业入选,排名第二。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省和吉林省分别有9家和8家入选企业,位列第三和第四位。山东、广东、安徽各有6家企业,排名第五。以上6家企业共计56家。入选省份占示范点的50%以上,而经济基础薄弱的西部地区则很少。 (2)从行业分布来看,103个工业旅游示范点中,入选点多为行业龙头,如四川长虹、青岛海尔、上海宝钢、山西杏花村等。其中,酿酒企业最多时有18家,隋以制造汽车、机车、轮船、飞机为生;风暴、水力发电和发电,均为 12;石油、煤炭和矿产矿山8个;陶瓷、医药。 、电器;其中钢铁生产企业7家,食品饮料及工艺品生产企业6家,服装鞋帽、纺织品生产企业4家,日用品生产企业3家,烟草、港口2家,其他2家。经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工业旅游企业的发展往往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企业所在城市经济基础良好,交通便利,可达性强。工业旅游最发达的城市往往本身也成为旅游城市。 2、企业本身具有品牌和知名度。公司在整个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其生产的产品要么是高科技产品(如卫星发射台、空客A320、大推力火箭),要么是公众感兴趣的大众化产品,经常接触到的(啤酒、汽车等),可以满足游客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介于两者之间的生产企业对游客吸引力不大。 3、企业工业旅游与产品生产不存在冲突,由此带来的成本增加不大,或者发展工业旅游可以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打造品牌、宣传广告并提供间接经济好处)。 (如青岛啤酒) 4. 公司考虑商业秘密 5. 公司考虑考虑到游客的安全等。工业旅游的发展方向。在买单、邀请客户参观阶段,随着橱柜企业的发展和业务的深入发展,希望能够向工业旅游的更高阶段发展,加入城市工业旅游之路,成为企业创收的新途径。 “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将企业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这是一切营销活动的基本思想。对于拥有良好产业基础的企业来说,很容易占据优势,这也是厨具企业营销业务的又一新方法和途径。

2.工业旅游发展现状

工业旅游诞生于法国。最初以汽车产业为主,逐渐深入工业旅游。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未来趋势应更加注重工业旅游经济效益的增长点,即工业旅游购物。据旅游规划专家分析,工业旅游规划项目受到游客青睐的原因是:其文化性、信息性、趣味性以及现场性、动态性、体验性等独特魅力。海外工业旅游规划中的许多景区因其独特的个性和文化艺术设计风格,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经典。在法国,不仅有葡萄酒、香水和服装行业等普通生产企业它们对游客开放,但即使是汽车、飞机和火箭制造行业,每年也接待数十万游客。德国作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强国,保护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遗迹,并将其作为工业博物馆、展览和表演的场所。鲁尔区是德国传统的煤铁工业基地。在埃森市中心,昔日的工厂和矿区被改造成为音乐厅、体育馆和博物馆,以及相应的餐饮、住宿、交通和运输服务。娱乐业蓬勃发展。当人们参观奔驰汽车公司的总装线时,可以穿上工作服,拧上螺丝,在工人食堂吃午饭,体验“奔驰人”的生活。,最后购买带有奔驰品牌的钥匙。戒指、丝巾、手表等纪念品,或者买回车。国外的这些成功经验表明,工业旅游作为一种高水平的旅游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辽宁省工业旅游发展

一、辽宁省工业旅游发展对策 发展工业旅游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统筹长短期目标,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效益。一、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辽宁发展工业旅游应协调和平衡短期效益和目标。长期规划、数量和质量,深入分析辽宁工业旅游资源,制定总体规划,分步开发工业景点,充分利用现有工业基础优势,处理好开发与资源的关系、环境和人口。这样既能保证游客充分领略和了解工业旅游的背景并获得心理满足,又不能对工业企业的生产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使生产和旅游得以实现。因此,工业旅游如果发展得当,将会达到“双赢”甚至“多赢”的效果。 2、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提供优良的发展环境。既然说工业旅游在发展初期很难立即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应由政府出面引导,推动工业旅游的进步。因此,政府首先要发挥宏观主体的作用。 -协调。二、利用政府建议 为了保持有利的竞争地位,应鼓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创新,包括制度创新、设计创新和技术创新,从而为工业旅游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3、挖掘工业旅游资源特色,打造辽宁优质工业旅游。在工业旅游过程中,因地制宜,巧妙引入参与性内容,提高游客的参与度,满足游客求知、娱乐的需求,是当前工业旅游发展的核心。游客可以直接进入制作车间,甚至直接参与制作,增强了整个过程的娱乐性。例如,在大连造船厂,游客在参观时可能会被要求用手拧螺丝;在大连圣岛玻璃制品厂,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制作纪念品,达到“参与其中、乐无穷”的效果,有的企业还可以对游客进行产品获奖调查、举办学生讲座等活动,丰富工业旅游内容,深化工业旅游内涵弘扬传统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向世界传播文化和友谊的窗口。外面的世界。 4、工业旅游与常规旅游结合,产生双赢效应。工业旅游的出现是工业与旅游结合、相互渗透的必然产物。 2005年,辽宁省旅游业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仅排名第10位和第8位。利用自己的产业优势,拓展自己的市场,不断攀登新的高度。发展工业旅游不仅将成为疏导旅游环境容量、挖掘旅游资源内涵的重要举措,也将推动工业旅游经济带快速形成,呼应挑战。发展工业旅游。偏远城市发展,为工业旅游创造更多机会。良好的环境条件,实现旅游资源新整合。两个产业结合、优势互补,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2、【总结】工业旅游已经越来越被发达国家游客所熟悉,但在我国,工业旅游作为旅游业的新鲜事物,其发展才刚刚开始。辽宁作为昔日的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工业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发展潜力,开发培育工业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辽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莫ts]辽宁工业旅游优势研究 工业旅游是现代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工业旅游的发展顺应了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从大众旅游转向精准旅游,也顺应了知识旅游的发展趋势。它是一个创新的事物,一个创新的产业,值得工业企业关注。 、地方政府和游客。一、工业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工业旅游是指工业企业对旅游者有吸引力的资源的优化、重新包装和开放。一方面可以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提高商业经济效益,提高旅游新业态的知名度。工业旅游的发源地是法国。 220 世纪 50 年代,雪铁龙汽车公司组织了生产线参观活动。此后,不少建设者纷纷效仿,有的开始收费,逐渐演变为专业的旅游项目。在美国,大公司和机构都有向公众开放的系统,华盛顿国家造币厂、休斯敦航空航天中心等许多著名企业已成为工业和旅游景点。目前,在古巴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展了以烟草业为基础的工业旅游。工业旅游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中国工业旅游起步较晚。它仅在20 世纪 90 年代末,一些强大或独特的商业集团出于营销目的发起了访问计划。例如,长虹于1997年开始发展工业旅游,海尔集团推出“海尔工业之旅”,青岛啤酒于1998年正式向国内公众开放,推出“啤酒玉液江青岛欢迎您”工业旅游项目。 2000年,首钢集团正式推出工业旅游“钢铁是这样炼成的”、项目等,成为工业旅游的雏形,进入新世纪后,工业旅游正式进入中国旅游发展阶段2001年,国家旅游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工业旅游示范点和农业示范点候选单位推荐评选活动;2002年,国家旅游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工业旅游示范点和农业示范点候选单位推荐评选活动;国家旅游局把启动工业旅游示范点作为28项工作重点之一,这标志着我国工业旅游突破企业间参观学习的传统模式,正式进入市场化运作。 2.辽宁省工业旅游发展现状。辽宁工业旅游始于1999年1月,以鞍山钢铁集团工业旅游为起点。与山东、上海等工业旅游发展较早的省市相比,起步相对较早,但仅过了几年,辽宁工业旅游就得到了显着发展。 2001年底,辽宁省9个工业旅游项目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其中沉飞航空博览园、大连密恩庆家具艺术有限公司、辽宁五女山米兰酒业有限公司、大连鹿鸣。照明科技有限公司、丹东太平湾电站、鞍山工业之旅、抚顺矿业集团西露天矿、大连珍奥生活花园、辽宁道光二十五集团满族酿酒有限公司鞍钢工业旅游仅2000年就接待鞍钢游客2万余人次,门票收入微薄。 2003年,接待游客16.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51万元。 2004年上半年,经国家旅游局审核验收,上述9个示范点全部合格。 2004年,辽宁工业旅游在全国各省份中仅次于安徽、山东,居第三位。 2006年10月15日,又一个风景如画的国家辽宁省铁岭市AA级“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项目铁煤蒸汽机车博物馆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组验收。虽然辽宁省工业旅游已有一定发展,但从辽宁省工业旅游资源丰富程度来看,发展程度还远远不够,还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三、辽宁工业旅游发展优势分析 作为“共和国长子”,辽宁在新中国50年的工业史上,创造了100个“第一”。工业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1、产业基础优势。辽宁是重工业基地产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基础扎实。辽宁是中国现代制造业基地。它拥有全国最大的机器人研发中心、全国最大的造船厂,生产全国一半以上的内燃机车,并生产核动力潜艇。钢铁、煤炭和机床(各类机床))及各类军民产品,支撑着中国制造业和国防工业的半边天。辽宁也是我国资源型城市较多的省份之一。共有资源型镇15个。资源包括煤炭、冶金、有色金属、油气、非金属、化工等。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这些资源型城市正在探索新的发展方向。走适合本地区的发展道路,发展工业旅游可以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一条非常有前景的新路径。 2、地理位置优势。辽宁地处东北亚,毗邻日本、韩国、俄罗斯、朝鲜,拥有发达的航空航线。作为东北地区与关内之间的交通要道,是东北地区与内蒙古通往世界、连接欧亚大陆的桥梁的重要门户和边界。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辽宁的港口优势不仅能带动辽宁省自身的经济发展,也能带动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联合与合作。工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3、科技文化优势。辽宁省科技教育水平较高。十年前,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完成。如今,人均受教育年限为十年。辽宁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普通高校在培养专门人才的同时,不断探索产学研结合,进行科学研究开发,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如大连理工大学“洪水预报调度系统”、沉阳工业大学“永磁电机”、“水稻超选”、“高效工厂化农业”等一批项目沉阳农业大学的“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得到推广。其中,东北大学科技园被列为国家级首批国家重点建设大学科技园之一。高新技术的开拓发展,将有效助推辽宁工业旅游的巨大繁荣。 4.政治环境的好处。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把东北振兴和西部开发摆在同等重要位置。充分利用东北地区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扩大金融、保险、金融等领域的开放商业、旅游等服务业才是老工业基地真正意义上的振兴。来自中国东北。东北有望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地区之后的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乘此风口,辽宁原工业基地工业旅游发展前景广阔,蕴藏着无限商机。 5. 基础设施的好处。辽宁省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这主要是由于党中央、国务院长期以来高度重视辽宁原工业基地建设,后来又高度重视原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根据。多年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加强。近年来,辽宁制定了国企改革三年攻坚克难的目标。中央加大对辽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对辽宁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在中央领导下,辽宁完成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试点工作。此次试点工作为辽宁工业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辽宁工业旅游发展对策发展工业旅游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协调区域发展,协调短期和长期目标,协调经济效益,社会和环境。一、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辽宁工业旅游发展要协调平衡短期效益与长期目标、数量与质量,深入分析辽宁工业旅游资源,制定总体规划,分步开发工业景点,充分利用辽宁省工业旅游优势。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环境、人的关系。这样既能保证游客充分领略和了解工业旅游的背景并获得心理满足,又不能对工业企业的生产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使生产和旅游得以实现。所以但工业旅游如果发展得当,将会达到“双赢”甚至“多赢”的效果。 2、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提供优良的发展环境。由于工业旅游在发展初期很难立即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应由政府出面引导,推动工业旅游的进步。因此,政府首先要发挥宏观主体的作用。 -协调。二是充分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要在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必须鼓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创新,包括制度创新、设计创新和技术创新,为旅游业不断注入新的发展机遇。工业的。 3、挖掘工业旅游资源特色,打造辽宁优质工业旅游。在工业旅游过程中,因地制宜,巧妙引入参与性内容,提高游客的参与度,满足游客求知、娱乐的需求,是当前工业旅游发展的核心。游客可以直接进入制作车间,甚至直接参与制作,增强了整个过程的娱乐性。例如,在大连造船厂,游客在参观时可能会被要求用手拧螺丝;在大连圣岛玻璃制品厂,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制作纪念品,达到“参与、玩得开心”的效果一些企业还可以开展游客产品获奖调查、举办学生讲座等活动,丰富工业旅游内容,深化传统企业文化内涵,成为企业对外传播文化和友谊的窗口四、工业旅游与常规旅游结合产生双赢效应工业旅游的出现是工业与旅游结合、相互渗透的必然产物辽宁省旅游接待人数和外汇收入旅游业在全国仅排名第10位和第8位,借助工业的优势,可以拓展自身市场,不断攀登新的高度。发展工业旅游成为不仅将是疏导旅游环境容量、挖掘旅游资源内涵的重要举措,也将推动工业旅游经济带快速形成,呼应工业旅游发展。偏远城市发展,为工业旅游创造更多机会。良好的环境条件,实现旅游资源新整合。两个产业结合、优势互补,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五、结论 2006年公布的《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优化调整结构主轴确定为辽宁省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然而当前经济转型是资源型经济,鉴于我市独特的产业经济结构现状,实现经济转型的任务十分艰巨。在辽宁省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合理利用相关产业资源、大力发展工业旅游活动,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发展工业旅游不仅是工业企业涉足第三产业的跳板,也是城市经济的新引擎。辽宁工业旅游在发展现有优势的同时,要注意克服发展过程中的劣势,努力挖掘潜在优势,进一步转化竞争优势,积极推动辽宁工业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设工业旅游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