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说实话,我已经很久没有看电视了。这几天晚上回来也没什么事,就把央视的各个频道都查了一遍。我发现几乎每个省都有自己的旅游广告。

陕西:山水人文,美丽陕西

上海:发现更多,体验更多

辽宁:畅游辽宁,不虚此行

p>

浙江:诗意江南、山水浙江

山东:热情好客的山东欢迎您

河南:喻见中国,故乡河南

贵州:走遍中国,美丽多彩的贵州

湖北:欢迎来到灵秀湖北……

朋友,你还记得哪个省的口号吗?

我只记得两个:一是贵州的“走遍大地中华,醉多彩贵州”,二是河南的“看中国,故乡河南”,这就是我们要去的说说今天的口号。


前几天,连续讲了河南卫视和河南文化的两个视频。

我的一个好朋友也看了,他过来跟我聊天。

他质问我:“你不是河南人,为什么老说河南文化?跟你有什么关系?”

我对他说:“其实,我和河南人有什么关系?河南文化如此博大精深,俗话说“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只要你是中国人,就应该来弘扬它,这是一种文化传承。”

我还告诉他:“如果我们的内容以后能够持续得到大家的关注和认可,我想讲到所有省份,因为每个省份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我记得那是2017年左右,当时我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河南旅游广告。它的主题口号“看中国,我的家乡河南”非常醒目,我立刻就记住了。

有朋友想问,“中国见,我的家乡河南”这句口号有什么好呢?

这样的口号,短短八个字,能让人们关注河南、喜欢河南吗?

为什么这个口号如此吸引人?


首先我们需要科普一个小知识:什么样的广告语言才算好的广告语言?

很多品牌专家和营销专家都讨论过这个问题,甚至有人可以写一本书。在我看来,两个词可以明确“好广告”的标准:一致性和差异性。

第一个词:一致性

一致性是指口号应与其所宣传的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优势高度一致。

比如,我们很早以前就服务过深圳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在深圳南山区开发了一个比较有名的楼盘,叫“蔚蓝海岸”。名字好听,本身就是一个房地产名字lfSaid,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口号。传达出该楼盘的定位是“海景房”,碧蓝的大海,美丽的海岸线。顾客在家喝咖啡就可以看到美丽的大海。这就是所谓的“一致性”(楼盘名称/广告,与楼盘的区位特征保持高度一致)。可是,有一天他们在内地开发了一套房产,比如在郑州、西安,还能叫“蔚蓝海岸”吗?没有海,只有连绵不断的山脉,怎么能称为“蔚蓝海岸”呢?显然,这是不合适的,与我房产的特点“不相符”。

深圳蔚蓝海岸

看中国、河南、故乡——如何体现河南特色?它如何体现一致性?

请注意,这里的“豫建”使用了河南省的简称“豫”,很有创意。它有两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是“虞姬“中国”就是“通过河南看中国”。

比如,外国人想要了解中国,想要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就必须来河南。为什么?因为我们讲了“一部河南的历史,一半的中国历史”(之前我们也有一个视频,专门讲了河南悠久而博大的历史文化,没看过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们,找找) 。如果把“看到中国”用通俗的话来说,那就是:你没去过河南,怎么能叫“了解中国”呢?

第二层含义是《遇剑河南》中的“遇”字可以理解为相遇的“相遇”。

想象一下,大家,我们两个走在路上,像老朋友一样见面,很熟悉,很亲切。这次“邂逅”显得更加随意,不那么刻意。当然,这也引出了后半句“我的家乡是河南”。我们家里一定有老朋友梅敦。如今,很多朋友离开家乡,外出打工。如果你遇到了一位家乡的朋友,你不觉得有一种亲切感吗?尤其是国外的朋友,如果遇到了家乡的人,感受会更加深刻。

因为工作和家庭的原因,我很少回家乡。记得有一次,我回到家乡的小山村,遇见了儿时最好的朋友和小伙伴。小时候,我们一起抓鱼、挖鸟窝、偷王叔叔家的西瓜。我们已经很久没见面了。我们十几年没见了,都快不认识了。我们先是对视良久,确认对方是我们的儿时伙伴,然后打了招呼,互相拥抱。我们的眼里充满了泪水。

确实,“河南故里”也概括得很好——河南确实是我们中国人的“故乡”。

前面我们提到过,黄帝先后打败了炎帝、蚩尤,统一了中原各部落,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新郑,所以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而我们的家乡当然是河南。

我们也说过“龙的传人”来自河南,我们中华民族就是“龙的传人”,当然也是河南!

我们中国九州也是“大禹治水”时期。大禹以高山大水为界,将全中国分为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凉州、雍州。禹州因位于九州,又称“中州”。禹州包括今天河南省的大部分地区。后来,这片土地被称为“中部土地”,由此产生了“中国”、“中国”等概念。我的家乡当然是河南。

在此外,姓氏文化也起源于河南。据资料显示,在可查源的4820个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姓氏有1834个,占38%;占汉族人口98.24%的300个姓氏中,有97个姓氏全部起源于河南,其中有部分姓氏起源于河南。河南有115个姓氏,占全国300个常见姓氏的71%,占全国汉族人口的84.9%。这对于“家乡河南”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支撑点。

可见,“看中国,我的家乡是河南”,这句口号与河南的历史文化特色高度契合,一致性非常强。


第二个词:差异

几乎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旅游口号。但是,请想一想,你还记得哪些?

你有没有发现大部分标语都记不住,为什么?

因为差异化不够,大家的感觉都一样。如果你把两个省的口号换一下,好像就可以了。显然,这是缺乏差异化,淹没在广告的海洋中。比如:

陕西:山水人文,美丽的陕西……好像可以把陕西换成浙江、安徽、江西。哪里没有风景和人文?上海:发现更多、体验更多……哪里不能发现更多、体验更多?天津、广州、青海……你可以发现更多,体验更多!辽宁:不虚此行,来辽宁玩玩……来吉林就不能玩玩吗?来吉林不虚此行,看来很有道理!

“看中国,故乡河南”,有什么区别?

你注意到了吗?它完全没有使用其他省份使用的词语,它是独一无二的。

就不能把《渝建中国》中的“渝”字改成其他省份的简称吗?换掉吧,不是这个意思!如果你把它改成单词“S陕西”,“陕西看中国”,不合适……

“家乡河南”,总不能把“河南”改成其他省吧?其他省份好像很难中华民族的故乡。

因为它的独特性,所以才是终极的“差异化”,让我们记住这句口号。


最后,我们还给出一个给各位做品牌和营销的朋友提个建议:在投放广告之前,首先要做好广告本身,本着“一致和差异”两个原则,提出一个要求,然后再投放,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就会出现美国百货之父约翰·沃纳梅克认为的问题——“一半的广告费用被浪费了,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