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假八月中旬,我们一家三口自驾游览了几个景点。第一站是河南嵩山少林寺。 1996年我上大学的时候,我和同学去了少林寺。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的印象早已模糊。如今他已经从当年的小鲜肉成长为中年旅行达人,当然也要做好重游故地的准备,下面我就把旅行攻略分享给大家。

请先阅读少林寺的介绍(据百度百科)。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 ,故名“少林寺”。少林寺的正规医院占地约57600平方米,也是本文参观的重点。

作为世界知名的BU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寺”。少林功夫因历代少林武僧的潜心研究、创造和不断发展而闻名于世。

少林寺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少林寺常驻地、初祖寺、塔林等“天地历史建筑”均为世界文化遗产。

(温馨提示:本文近4000字,图片较多,建议您在WIFI环境下阅读。)

早上,我们定了从许昌市出发,经永登高速,一个多小时就到达嵩山脚下。当接近地图上的收费站时,车道变窄,秩序有点乱,但没人维持。

下高速行驶约十公里,到达少林寺停车场。停车场很大,楼上已经满了。我开车到下面的停车场,走的时候收了10块钱。

停车场离景区入口不远,我们就跟着人流走。电子大屏幕上提示着,已经快中午12点了。

景区入口处有嵩山少林景区介绍,石头上刻有图文。

这座很高的和尚雕像是山门前广场的显着标志。

我们快到售票处了,天气已经快结束了,而且还是很热。

排队买票,检票后,进入门前广场。这座大石门非常气派。

可以购买联票这里是少林寺、中岳、嵩阳景区(有几个组合可以选择,建议提前了解清楚,时间充裕的话买联票),但是考虑到参观时间有限,我们只买了少林寺的门票,成人100元,儿童半价。

穿过山门,要走一条又长又宽的石板路。

少林风景区的面积不小。因为我们带着孩子和奶奶一起去参观,担心老人走多了太累,所以就看了一下观光车的示意图。地图上还标注了到主要景点的距离和步行时间,值得参考。

再往前走,有三块立石,分别刻有嵩山、泰山、恒山,其中嵩山位于中山正中,可见其主场地位。

>

路边的指示牌非常清晰,标出了主要景点的距离,每隔不远就有这样的指示牌。

主路左侧的塔沟博物馆武术场面积不小,是户外武术表演的主场地。

这座石牌坊正中写着“天下第一名寺”。有的字迹已经模糊,看来有一定的历史。可惜旁边没有详细的介绍。欢迎知道的朋友补充。

再往前走,路的右侧就是少林寺武馆,规模不小,台阶也相当高。我们犹豫了一下,没有上去。回程我们乘坐电瓶车时,有游客在附近车站下车,说想看武术表演。这时候我们才知道我们可以免费欣赏演出,这是包含在门票里的。我感觉到了当时有点遗憾,时间充裕的朋友可以感受一下。

大路两侧,都有这样错落有致的方形石阶。我认为它也可以用于武术训练。虽然下午天气炎热,但走在这里感觉凉爽了很多。

路边的树林很茂密,竹子和树木一起生长。

少林寺即将上线。这次旅行我们主要参观了少林寺和塔林,没有去初祖寺、达摩洞和三皇寨。以前写旅游文章,标题常常叫“综合攻略”,但这次不能叫“综合”了。

一路上游客很多,很多都是跟团来的。

少林快乐,可以在这里品尝素食。

少林寺山门两侧,有两块雕琢沧桑的石坊。

山门o少林寺经常出现在影视作品中,很多人应该都比较熟悉。山门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额上“少林寺”三个大字为康熙皇帝亲书。山门正门为三间单檐歇山顶建筑,位于两米高的砖砌台基上,硬山式侧门,左右八字墙,门前有一对石狮。

少林寺从山门到千佛殿共有七个庭院,山门是最南端的建筑。

进入山门后,中廊两侧是碑林。这里有20多座历代碑碣,与碑碣相伴的几棵古树也很有历史。

走廊中间的石砖idor上刻有精美的图案。

这些老树被木栅栏保护着。

甬道东侧的建筑是观音殿,看上去是封闭的。

每棵古树上都挂着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树种、树龄等信息。树干上有许多小洞,据说是僧人练功时留下的,给举世闻名的少林寺增添了传奇色彩。

继续往前走,来到了天王殿。天王殿为山顶重檐三间大殿,红墙青瓦,彩绘斗拱,匾额上写有“天下第一祖庭”六个大字大门上方。

天坛前的这棵古柏树根已经从地里长出来了,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赏。

天王殿后面,有一些更高的石碑。

天王殿东南角有一座碑廊。

现存唐代至清代著名碑刻百余处。

在碑廊的拐角处,中间有一座建筑,我没有仔细看过。

碑廊的后面是钟楼。对面的钟楼和鼓楼均为四层楼高,造型巧妙,巍峨雄伟,是中国建筑史上的瑰宝。原建筑于1928年被毁,20世纪90年代按原样重建。

钟楼前碑刻为“嵩岳皇帝少林寺碑”,俗称“李世民碑”,刻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正面是李世民对少林寺祖师等人的训诫,赞扬少林僧人的战功救国唐平王世充。右五行有李世民亲笔书写的“世民”二字。第一个大字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御书。背面刻有李世民的《少林寺白谷村玉树铭》,记载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电影《少林寺》拍摄的历史依据寺庙”。

碑廊入口旁的几块石碑上刻有少林寺的歌曲。这就是《牧羊之歌》,很多人应该都很熟悉吧?

钟楼北侧镌刻“乾隆御碑”。

再往北走就是大雄宝殿,与天王殿、藏经阁并称为三大佛殿。原建筑也于1928年被毁,1986年重建。上面有康熙皇帝亲书的“宝树芳莲”四个大字。

大雄宝殿东侧是真那罗殿,于1982年重建,简介如下。

紧那罗殿北侧是斋堂。

我在斋堂门口拍了张照片,但没进去,也不知道是否开放。

大雄宝殿的北面是藏经阁,又名法堂。始建于明代,1928年被毁,1992年重建,目前仍在整体整修中,尚未开放。

藏经阁平台下有一口大铁锅,是明代万历年间铸造的,是当时少林寺僧人煮菜用的。简介如下。

藏经阁东南角。

藏经阁简介。

经亭前拍摄的大雄宝殿背面在。

沿着经阁西侧继续向北走。

走上台阶,穿过一扇小门。

方丈室全景。

方丈室面向佛经阁北侧。

方丈室是寺院内方丈生活和执政的地方,不对外开放。乾隆皇帝曾居住于此,故又称“龙亭”。该建筑始建于元末明初,历代修葺。现存建筑为清代遗物。

方丈室的东侧有两棵古树,生长得很奇特。一棵树拥抱另一棵树的树干,两棵树一起生长,蔚为奇观。

从方丈室东侧的台阶向北走。我们的人参观赏路线是先从东侧参观,然后从西侧返回。

建筑图中台阶后面就是立雪阁,又名达摩阁。始建于明代,1980年重修。

立雪阁东侧有一尊铜像。没有文字介绍,看起来像是新的。

我来到了位于少林寺最北侧的千佛殿。这是寺内最后一座大殿,也是寺内现存规模最大的殿堂。殿内的壁画非常有名,是少林寺壁画中的瑰宝。

殿前台阶中间的石雕图案精美。

千佛殿东侧是观音殿,又名白衣殿。简介如下。

千佛殿和观音殿前有很多鸽子,很多孩子在这里和鸽子玩耍。我拍了几张照片。

千佛殿西侧是地藏殿。入口处不让拍照,所以我就在旁边拍了一张。从这里出发,从北向南返回。

喜事房是少林寺的寺务处。

再次经过藏经阁,看来是要大修了。

客堂前有少林寺独特的禅、武、医三位一体的文化介绍。

少林寺经堂。

经堂东侧大雄宝殿一角。

六祖殿位于大雄宝殿西侧。

钟楼对面的鼓楼是后来重建的。

中普堂没有开放,但里面看起来还是蛮大的。

此时,你已经到了走廊的西侧,出口就在前面。

回头拍一张,鼓楼就在远处。

走廊上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

去吧从出口出来,少林寺的参观就正式结束了。继续向西,经过一口古井。

路右侧的小路通向初祖寺和达摩洞,大约1000米左右,不算太远,但我们没有去。沿路就是甘台的介绍。

中祖庵位于乌如峰下的一个小土丘上。达摩洞是五乳峰中峰上部的一个天然石洞。是达摩祖师九年面壁之处。

我们快到塔林了。

塔林距离寺庙约300米。是少林寺高僧安息的陵园。塔林数量最多、塔建筑工期最完整、跨度时间最长、文物价值最高的塔林被誉为“古塔艺术博物馆”。

千姿百态的佛塔矗立在苍松翠柏之中s,用栅栏隔开。

远处的山。

游览完塔林,继续前行,来到索道入口处。这里有两条索道——嵩阳索道和少林索道。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嵩阳索道通往二祖寺,少林索道通往三皇寨。这两个景点都包含在少林寺门票内。

这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考虑到时间问题,我们没有选择乘坐索道前往这两个景点。如果时间充裕,可以提前查看相关信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路标显示了两条索道的方向。三皇寨还有5公里,确实有点远。

这里是乘坐松阳索道的入口。

由于我们决定不坐索道,所以打算乘坐电瓶车返回。这是电瓶车售票处和候车处,瞧位于塔林南部。

塔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排队买票后,我很快就上了电瓶车。

开车时拍一张路边的风景,此刻的心情轻松又无忧无虑。

十分钟左右,电瓶车到达终点,离景区检票口很近。

我又看到了这个大石门。

从出口出去,路边就可以看到松山风景区导游的全景。嵩山风景区很大,分为少林风景区、嵩阳风景区和中岳风景区。少林寺和塔林同属少林风景区。我们决定去松阳风景区看看。下一篇我们将为小伙伴们分享嵩阳书院的游览攻略,敬请期待。

总结:嵩山风景区最著名的景点是少林寺和塔林,嘿,他们来的时候一定要去拜访。这两个风景区以其历史文化景观而闻名于世,建筑、佛像、石碑等景点众多。相对而言,我感觉嵩山的自然风光并不突出。当然,门票里包含的几个景点我都没有去。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们再去拜访吧!

文章如有不足之处,欢迎朋友们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