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客户端记者龙文阳

通讯员梁金田刘思吉

到2025年,文艺作品创作进入第一全国方阵,形成2个3个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文化会展活动,旅游产业成为万亿级产业……8月30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文化和旅游“十四五”规划》简称“湖南省”。 《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以建设文化强省和全球旅游基地为重点,通过一系列新举措,为新时代“锦绣潇湘”绘制了宏伟蓝图。

构建文化和旅游发展新模式“554”

立足湖南实际,《规划》尝试推动文化和旅游差异化,构建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554”新模式,专业化、均衡化、高质量发展。

“554”是指:建设5大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区(长沙-竹潭湖、环洞庭湖、大湘西、大湖南、雪峰山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五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区。 -省级文化旅游联络区(湘赣边境红色旅游联络区、湘鄂赣天岳幕府山文化旅游联络区、湘鄂渝黔武岭文化旅游联动、湘粤南岭文化旅游联络区)旅游联动区、湘桂狼山文化旅游联动区)四大文化旅游走廊el(湘江文化旅游走廊、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走廊、大湘东红色文化旅游走廊、长征文化旅游走廊)。

我省将重点建设长沙、张家界两大国际旅游中心,打造岳阳、郴州、怀化三大旅游门户,建设一批县域-文化旅游商店形成文化旅游经济新的增长极。到2025年,旅游业年总收入将从2020年的8261.95亿元增加到1.3万亿元左右,旅游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6.5%左右提高到2020年的6.18%。

培根赋予灵魂,打造文化新热点

“十四五”期间我省创新创业通过提升公共文化和旅游,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服务打造文化新高原。让人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实施艺术创作扶持工程。推出10部左右大型演艺精品,支持大型旅游演艺精品3部,支持不少于20部优秀传统剧目重演。

提升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实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打造潇湘最美文化空间;推进省文化艺术中心、湖南图书馆新馆等省级项目建设,打造“公共文化进村镇”等工程进户、戏曲进村”等。一系列公共文化机构文化与旅游功能融合示范工程,让公共文化服务走进群众家门口。规划建设重点旅游环线,推动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现一级以上道路覆盖,省级以上旅游区双车道道路全覆盖。力争到2025年人均文化旅游支出从2020年的52.35元提高到106元,旅游线路长度从2020年的1100公里增加到7500公里。

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力度,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在 lvl 级创建 4 至 5 个考古遗址公园省水利,推动侗寨、万里茶道、长沙铜官窑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推动革命文物集中保护利用、长征民族文化中心建设。园区(湖南段)探索支持湖南省博物馆、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设立分院,启动第二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作出第六批国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业提质,发力消费新蓝海

大众旅游休闲度假时代已经到来。文化旅游消费大众化、高质量需求特征发展重要的。文化旅游领域已成为消费新蓝海。根据《方案》,我省将通过推动文化产业质量和效率提升,加快建设全域旅游强区,确保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一。根据;实施文旅消费促进工程、区域旅游联盟行动、文旅夜间经济亮化行动等措施,培育文化市场和开放多元化旅游。

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重点推动马栏山视频文化创意产业园创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支持投资服务中心建设nt和湖南日报文化旅游资助。 ,支持“媒体+文旅+投资”战略升级。到2025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由2020年的3394.78亿元增至5000亿元。

以5A级旅游景区和世界遗产景区为基础,打造2-3个世界级旅游景区。到2025年,国家4A级以上景区和省级以上度假区达到200个;重点支持韶山、沙洲等20个经典红色旅游景区发展,力争成功创建5A级国家风景名胜区。 1、2个红色旅游点优先选择民族乡村。有旅游重点乡镇60多个。

鼓励落实景区免费公众开放日等措施,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惠及人民群众;对创业创新集中的街区、闲置工厂、高校、商圈进行改造提升,助力打造“长沙夜星城”民族品牌。

融合改革开创发展新局面

未来五年,我省将进一步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改革创新打造新形势。为了发展。

文化基因解码项目、文旅融合知识产权培育项目、旅游演艺店设立项目、项目实施“锦绣潇湘”、“文化旅游试点工程”培训工程等重点文旅融合活动项目,到2025年,力争培育50个旅游总收入100亿元的县市区、5个地州旅游总收入1000亿元的地级市,形成旅游总收入1亿元的乡镇群。组建湖南省旅游投资集团,力争形成1-2家营业利润超1000亿元的企业和3-4家产业收入超100亿元的一流文化旅游企业计划。

力争五年内文化旅游投资超过1万亿元,推动文化旅游跨境融合。浓缩物启动十大文旅融合示范区建设,创建百个文旅融合示范点,策划开展千场文旅融合活动,打造体育旅游示范省。

新一轮科技革命将为文化和旅游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我省将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体系,建立长沙岳麓科技产业等旅游科技示范园区。

【责任编辑:万志典】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