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天的到来,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文化旅游产业在强劲复苏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却缺乏“加速发展”。各地有针对性地创新旅游场景,丰富文旅产品,提高服务质量,激发消费新活力。一季度,我国发布了大量有利于文化旅游发展的旅游政策,海森文旅这篇文章提供了2023年一季度旅游产业发展政策的最新动态,供参考。并由业内人士研究。

1月4日,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与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合作的通知》加强对百年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深化对百年文物的历史研究,深化其历史文化价值,充分发挥百年文物的价值。发挥百年文物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是发展文创产品,支持文化竞赛和传统品牌创意等活动,鼓励传统文化企业利用当地文化馆、博物馆资源,加强品牌文化、地域民俗、城市记忆的挖掘和转化,开发更多蕴含文化传统的产品nal,富含时尚元素,满足当代需求和服务。二是链接文化旅游资源。支持城市商业街和有条件的步行街吸引传统品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落户,促进集团发展。引导老牌品牌开设旗舰店和旅游景区专卖店,结合景区特色,开发富有文化特色、匠心独具的旅游产品。三是打造体验式消费场景。推动有条件的传统企业通过产品建议、艺术介入、在现有门店的基础上进行空间改造,打造新的特色零售业态和新的消费场景。

1月6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开展“一带一路”试点工作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制定《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方案》。充分发挥县域统筹规划和资源配置作用,鼓励各试点地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改革创新,探索实施文化产业乡村振兴新赋能路径,尝试一是从体制机制、发展措施、产业引进、政策保障等方面,推动乡村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形成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推动乡村文化与旅游建设一个有利于生活、商业和旅游的美丽村庄。

2月1日起,《旅游度假区分级》(GB/T 26358-2022)和《旅游民宿基本要求及分级》(GB/T 41648 -2022)两项国家标准开始实施予以实施。

2月3日,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文物局、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企业设立管理办法》商标模型中华祖先印记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加强对中华品牌时代涉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分类保护,推进该项目的目的是实现政策精准执行和精细化管理,加强百年品牌人才培养,并在实施过程中帮助院校举办百年品牌代表性传承人、践行者课程专项培训项目

2月3日,文化和旅游部下发《关于接管旅行社经营团体旅游活动的通知》2023年2月6日起,旅行社、在线旅游企业恢复内地进出境团体旅游业务和“机票+酒店”业务。 ” 与香港和澳门的部门。

2023年2月13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2023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强调: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发展农村餐饮、购物、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养老儿童等生活服务业以及信息中介业;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实施农村文化产业赋能。振兴计划。遇见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进乡村民宿现代化。

2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提出坚持以文化塑造旅游、以旅游促旅游文化。 ,牢牢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遗产和旅游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层次上融合发展,使旅游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感悟的重要载体坚持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人民全面发展,服务人民生活质量。在融入旅游空间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融合,可以进一步丰富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经典景区等旅游空间的文化内涵。红色旅游,提升文化底蕴。对于旅游空间框架内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要素,要加强保护和传承,提高呈现和利用水平。

2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规范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推动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建设,发挥标准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3月10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恢复负责安排中国公民赴疫情国家境外团队旅游试点的通知(第二批)》,提出从3月起2023年12月15日,接管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飞机+酒店”出境团体旅游和机票业务的国内旅行社和在线旅游公司试点(第二批)。现在,旅行社和在线旅行社可以准备产品发布、广告和促销等。

3月16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开展《关于培育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试点工作》指出,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是指旅游景区、度假休闲街区、工业遗产、博物馆等相关场所或空间,利用增强现实技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元素相融合,通过文化与旅游融合、虚实结合等方式,让旅游形成新的旅游产品和新的消费场景。游客深度参与、互动体验。

3月22日,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的通知》n 和农村客运与旅游一体化”,要求地方交通运输服务增加车站数量,民航客运航线从机场、客运站等中心客运到主要旅游景区和旅游度假区,加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公共交通和涉外客运,提高出行便利性。

同时,提高“慢行”交通网络的可达性。支持国家旅游线路开通旅游观光客运专线和国家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开通旅游主题红色客运专线。鼓励提升乡村等乡村旅游资源可达性。通过增设旅游客运专线、发展定制客运线路、优化客运布局和运营时刻,以民族村寨、古村镇、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为重点。线。此外,《通知》表示,支持客运旅游道路运输经营企业,重点支持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国家旅游休闲城市区、旅游目的地、国际乡村旅游、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资源合作,合作开发特色交通旅游融合服务产品。

3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东北地区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加强优质旅游产品供给、推动“旅游+”融合发展、培育特色旅游产业集群、旅游消费体系建设等十三部分深化区域协调发展、创新旅游营销体系、拓展旅游开放合作新空间、规划实施保障,全面对接国家东北全面振兴战略,着力推动东北旅游产业转型。高质量现代化发展,包括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区、全国绿色旅游发展领军企业、边境旅游改革创新模式、跨区域旅游融合发展实践基地等。

3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再次发出通知,责令境内旅行社、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境外跟团游和“机票+酒店”类活动。